生物化學這一門學科逐漸受到學生們的重視,許多生物或化學相關科系的學生有漸投考生化相關研究所的趨勢。生化也是許多理、農、醫等相關院所研究所考試的必考科目,因此生物化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是無庸置疑的,在這邊與同學分享生物化學的相關準備知識。
1. 準備要領:
由於生物化學的內容相當廣泛,因此許多同學在研讀及準備生化這一門學科時,卻常常有無從準備起的恐懼感,這些莫名的恐懼感,主要來自於生化內容的繁雜,綜觀細胞內有關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蛋白質(Proteins)、脂質(Lipids)及核酸(Nucleic Acids)等相關內容,都是生化所要探討的,也正因如此,誰能掌握科學脈動及考題趨勢,誰就有可能成為研究所生化考試的最大贏家。
近年來,隨著遺傳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技術的突飛猛進,分子生物的基因操作儼然成為眾人趨之若鶩的新科技,從各校歷屆考題即可看出這一趨勢。因此,在各校生化考題的配分上,核酸這一單元當相關考題通常即佔有35~40%左右的比例,例如DNA的複製、RNA的剪接作用(RNA splicing)、基因表現的調控等都是常見考題,其他各單元(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酵素、維生素)的出題則較平均,一般約有10~15%左右的比例,同學在準備考試時,應清楚掌握出題的方向,達事半功倍之效。
在此老師建議同學研讀生化的幾個重點如下:
(1) 方向要正確:在準備生化前,同學應先詢問自己要考的所別是理學院、醫學院或農學院,因為不同學院雖然考科都叫「生化」,但同學在準備時是會有些差異的,例如醫學院生化主要以Harpers生化為主要教材,因此有一些考題在一般生化教材是看不到的,因要先問問自己要考的所屬何學院後,抓住大方向再開始選擇要研讀的生化教材。
(2) 教材要適當:研讀生化時,建議先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程度的教材(最好是原文),若自己實力較不足者,可選擇編寫較完善之中文教材,最好是先花費2-3個月的時間將這一本課本或參考書讀到滾瓜爛熟的程度,然後再換一本來讀,最好兩本生化教材的屬性差異愈大愈好,例如一本讀Lehniger的生化(理農學院適用),那第二本就讀harpers的生化(醫學院適用)。此時在讀第二本教材時,你應該會覺得所花費的時間及精力遠較研讀第一本時來的少,這是因為兩本教材間多少有重複的內容,而且在你腦中也己累積了相當的實力,此時除增加自己應考實力外,自己的自信心也在不知不覺中不斷提升。結合所讀、所記,不斷在腦中複習,基本上能做到如,此距離考上心目中理想的研究所己不遠了!
(3) 按部就班:由繁入簡難,但總得起步,如果你能將生化分間別類做重點性、系統性整理,可以強化你觀念上的清晰度,將此轉移到考場上,也必能使你所向披靡。
(4) 講義要讀熟:由於生化內容絕大部分皆以記憶性內容為主,因此如何記而且記的牢,應該是每位同學最希望能做到的,老師除了對授課做詳細說明外,還會告訴同學如何去記憶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對相關的內容牢記在心,所以授課講義一定要讀熟。以台大生化所歷年的考題為例,將近92%的題目的解答在講義中皆可找到,所以老師才會強烈要求同學無如何講義一定要讀熟。
最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準備考試時,如果能針對出題者考題出處加以準備,則必更能達事半功倍之效。而各校所使用之生化教科書主要有:
(1) Lehninger: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2) Mathews.van Holde:Biochemistry
(3) Stryer:Biochemistry
(4) Zubay:Biochemistry
(5) Harper’s:Biochemistry
考題絕大多處可在這些教科書中查到,而一些時事相關考題,例如人類基因組計劃(HGP)、普恩蛋白(prion)、狂牛症、基因改造食品、漢他病毒等,則有賴同學對日常相關新聞、期刊雜誌的報導多留意,或由老師於課堂中補充。此外,建議課外讀物:
(1) Scientific American
(2) 科學月刊
(3) 牛頓雜誌
這些期刊或雜誌在各校圖書館應皆可查閱到,且其內容大多淺顯易懂,非常適合同學進修、充實新知之用,因此在此推薦。
2. 考情趨勢
(1) 題型分析根據近幾年來各校生化考題的出題方式,可將之歸納為以下幾類:
1. 問答題:問答題題型分「簡答題」及「詳答題」兩類,兩者的分別視配分而定。一般常見的問答題其配分可能有5~20分的情形,視配分多寡決定答題內容的完整性。
一般而言,配分愈高,則答題須愈完整愈好,而簡答題則必須回答切中題意,而不是把所知道的一股腦兒的寫上去,因為如此可能因答題不合題目要求而反被扣分,而且可能導致沒有足夠時間回答其他題目。
2. 解釋名詞:「名詞解釋」是相當常見的出題形式,主要在了解應考者對基本觀念的了解是否正確,答題時可以條列式方式加以解釋說明。在回答問答題或解釋名詞時,如果能繪簡圖來輔助說明,對得分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3. 選擇題:分為單選及複選兩類,在測驗學生對某一「主題」(topic)是否有全面性的了解。
4. 填充題。
(2) 出題方向綜觀近年來各校生化出題方向大致可歸納為列幾項:
1. 基本題比例固定:為測出同學的程度,各校考題一般都會有所謂的基本題,這也就是有讀書的同學多少都可以答出的題目,像這樣的題目,一定要會答,若不會作答,大概就沒有上榜的機會了。
2. 進階題是得分關鍵:絕大多數有實力的同學,對於先前提的基本題都可以掌握,所以現在決勝關鍵就在於這些所謂的衍申題,或是難度較高的題目,通常這類題目是需要動腦筋思考的歸納題,或實驗設計題。這類題目除了將基本內容熟讀外,同學需培養歸納推理的能力也是重點,同學也可在平日多接觸生化相關的書籍或期刊雜誌,以增加自己的深度極及廣度。
3. 英文出題:無論是國立或私立院所,生化考題以英文出題比例逐漸增加,為增加同學閱讀原文的能力,同學應儘可能的選擇一本編寫內容較為完整的原文教科書為輔助教材,藉此同學可訓練自己對專有名詞的認識。
4. 實驗題比例增加:出題者提除了考一些書中可看到的內容外,他也想知道同學是否有設計實驗的能力或實際實驗室的操作經驗,因此偶而會在考題中出現實驗設計題目或相關概念題。對於此類題目,同學除了在實驗課中確實操作以加深印象外,對於非本科系生如沒有實際參與實驗經驗,則應加強對生化教科用書的重要實驗操作原理及方法確實了解,如此方能輕鬆應答。
5. 時事題增加:近幾年來生物技術蓬勃發展,因此相關議題一時常出現在書報雜誌的版面上,這些內容通常街與我們的生活週遭息息相關,更不能忽視,如:複製牛、人類基因組的定序、生化戰或令人聞之色變的SARS、腸病毒、禽流感等,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命題者著墨,因此同學除了埋首於準備考試外,更應對相關時是有所了解。
(3)章節重點:
近年來,隨著遺傳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技術的突飛猛進,分子生物的基因操作儼然成為眾人趨之若鶩的新科技,從各校歷屆考題即可看出這一趨勢。因此在各校生化考題的配分上,核酸這一單元當相關考題通常即佔有35~40%左右的比例,例如DNA的複製、RNA的剪接作用(RNA splicing)、基因表現的調控等都是常見的考題,其他各單元(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酵素、維生素)的出題則較平均,一般約有10~15%左右的比例,同學在準備考試時,應清楚掌握出題的方向,達事半功倍之效。茲將重點內容歸納如下:
大碩研究所優惠網頁(不定期特別優惠專案持續發燒中..)
未來的四十年就掌握在大學的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