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Bosnia-Herzegov-ina)塞拉耶佛的米洛斯問:我們公司成長快速,也開始面臨組織調整問題。請問小公司成長到大公司的最佳途徑為何 答:問的好。你們公司快速成長,只表示你們想到提供客戶迫切需要、對手卻不能提供的新產品或服務,加上你們擁有精力充沛的團隊作後援。 你們公司發展不錯,但要有心理準備。 組織從成立階段轉型到成熟階段,是組織生命周期中最難捉摸的時候。 如果任其自然發展,整個公司可能動盪不安。這個時期的問題出於許多新公司抓住快速成長機會,不斷擴大產能及設備時,也意外扼殺掉當初推動公司成功的精神和活力。 這就是為何你們現在的首要目標是幫助公司成長,但仍然保有充滿活力的心。 |
- Dec 11 Mon 2006 18:19
威爾許專欄》企業成長 別扼殺創業精神
- Dec 08 Fri 2006 13:28
2007管理英雄榜
這是一個不再需要英雄的時代?
團隊合作、目標導向、務實勝過個人明星魅力,這是近年來管理領域談到領導,最常出現的幾個字眼。從1980年代之後,風行一時的「魅力領導」不再像以往那麼吃香,明星級的CEO一方面佔據媒體版面,另一方面又被嚴格檢驗,崛起又殞落,速度猶如慧星。
英雄不是消失了,而是定義英雄的價值不再相同。管理英雄以新的面貌出現,反映出更為多元的領導人面貌,更為多樣化的組織領導風格。
多元樣貌新領導
新世代的領導人,定義改變,樣貌更為多元:
★女性英雄:在當今不斷有新挑戰的環境裡,女性的價值觀與管理風格,更合乎新時代的需求,因此愈來愈多的女性攀上組織決策的最高層。儘管玻璃天花板仍在,但人們開始關注女性領導的優勢。
★獲利英雄:追求利潤是企業不變的目標,但在微利時代,創新成為組織獲利的關鍵答案。捲起袖子,開始擘畫新的藍圖,以務實態度開創藍海的企業家,取代傳統的明星CEO,成為管理新英雄。
★逆勢英雄:非營利組織崛起,在管理領域中動見觀瞻,懷抱更為遠大的願景,面對更為有限的資源,致力對社會推行自己的觀念,改變人們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創造與傳統組織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
- Dec 08 Fri 2006 13:26
登陸設限 五大傳產業衝擊最大
|
||
立委劉憶如針對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調查發現,受大陸投資上限40%影響最大的前五大行業,依序是玻璃、紙業、食品、橡膠及水泥業,主要都是傳統產業;最不受影響的則是內需型的觀光業、金融業及運輸業。目前已逾限的有50家,逼近上限九成的則有74家。 私募基金凱雷公開收購日月光,引發外界關注國內產業受限投資上限的衝擊問題。立法院財委會昨(7)日邀請金管會、經濟部及陸委會,專案報告「凱雷併購日月光對兩岸政策影響」。 劉憶如質詢時問施俊吉,金管會知不知道,大陸投資上限40%對那些上市櫃公司影響最大?施俊吉說,金管會倒沒有算過。 劉憶如說,根據她對一千多家上市櫃公司的調查結果發現,因40%限制,受衝擊最大的前五名,依序是玻璃、紙業、食品、橡膠及水泥業,反而不是外界誤以為的技術高密集產業。 她表示,如果主管機關在這方面都沒有調查評估,真不知政府的決策是怎麼做的? 劉憶如這項調查,是以目前已去大陸投資的金額,占全部可以去投資的法定額度比重來作排名,結果,受衝擊最大的前五大產業,顯然都是傳統產業。 |
- Dec 07 Thu 2006 12:48
智財權證券化 期待立法開步走
|
||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時代來臨。專家指出,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科專成果質精量多,且有政府審核機制,較易獲得投資人信賴,證券化機會大,政府若能儘速完成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專法立法,我國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可望開步走。 資策會科法中心昨(6)日舉行「掌握科技脈動,改變世界版圖」研討會,是科法中心年度成果發表會,會中專家對國際智慧財產證券化趨勢,發表看法。 今年5月,美國著名的鄧肯甜甜圈公司(Dunkin Donuts)以其商標權及相關權益,作為證券化標的,發行高達17億美元的債券,成為史上最大的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案例。 國際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案例逐年增多,摩根士丹利證券化產品部的副總裁施米特(Stefan Schmitz)曾對鄧肯案發表看法,他認為鄧肯案具有指標性意義,表示智慧財產證券化時代已經來臨。 資策會科法中心研究員陳郁庭指出,我國如果要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法人科專計畫有很多研發成果,絕大多數成果歸屬於法人單位,如果要開創研發成果的運用方式,可以考慮將其智慧財產證券化。 |
- Dec 07 Thu 2006 12:47
施振榮:品牌產業 可望成第五兆產業
|
||
智融集團董事長、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指出,台灣代工產業愈來愈強,產銷分工(代工製造、品牌)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而製造、品牌的「管理文化衝突」,將是台灣走向品牌之路的最大挑戰,以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來看,台灣的品牌產業可望成為第五兆產業。 發展大挑戰 施振榮指出,早期台灣沒有代工、品牌衝突問題,1990年代以後,由於台灣代工產業愈來愈強,迫使歐、美品牌大廠,紛紛在製造領域「繳械」,專注於品牌經營。如此一來,製造、品牌分工已成未來之路,目前正是推動「品牌台灣」的關鍵時刻。以下是施振榮專訪摘要: 問:請問台灣產業未來發展品牌的挑戰為何? |
- Dec 06 Wed 2006 18:02
主管經》當礦石遇見變形蟲
|
||
就讀大學時,有一次在生產管理課做簡報,我提出一個新產品的構想,卻被留德教授嗤之以鼻。數年後,市面上果真出現當年我所構思的創意商品。 根據104人力銀行「七年級生管理議題」調查,企業雇主認為七年級生比舊世代更具備「勇於自我表達」和「創意佳」的競爭優勢,但主管的思維模式若如同上述生管老師般僵化,將扼殺許多年輕人的創意。 在創意提案的過程中,主管常須扮演設定創意框架的角色,以便把部屬從廣無邊際的創意發想中拉回到現實,找出確實可行的創意。或許因為習於設定框架,主管易於思考僵化,思維變成礦石般缺乏彈性,一旦遇見百變高手的變形蟲新世代,雙方將產生巨大衝擊與挫折感。 新世代成為人力資源市場的主力,已成趨勢,主管應調整自己的思維與應變態度,充分利用新世代的創意能量,以提升企業價值,否則礦石遇見變形蟲的戲碼將不斷上演。以下是主管可以參考的作法: 重新調整框架:以往成功的方法與模式,並不保證未來的成功,主管應自我審視與調整自設框架,避免依舊潮流與舊思維制定的框架,阻礙創新方案出線的機會。 轉變溝通與對話的結構:主管應抑制喋喋不休陳述教條的好為人師衝動,放下以成人對應兒童的高傲身段,運用新世代「勇於自我表達」的特質,鼓勵他們發表另類思考。 |
- Dec 06 Wed 2006 17:58
統一集團 重用大陸籍幹部
|
||
統一集團重用大陸籍幹部計畫正式啟動,在統一中投副董事長羅智先拔擢下,大陸乳飲群中的水事業本部,以及新設立的冷藏飲料本部,都由大陸籍幹部擔任。這是統一進軍大陸十多年來,首度由大陸幹部出任一級主管,也打破台籍幹部位階較高的傳統。 據了解,統一在大陸發展以來,過去大陸幹部最多當上地區性總部的總經理,近幾年在區域總部擔任高階主管的人數大幅增加。此次水事業本部及冷藏事業本部,都委由大陸籍幹部擔任要職,意味著幹部本土化的速度將愈來愈快。 由於飲料市場蓬勃發展,統一大陸乳飲群成長迅速,原訂今年全年營收挑戰新台幣200億元目標,在前三季提前達陣。為進行品類精耕,統一日前將乳飲群細分為茶、果汁、綜合飲料、包裝水等四大事業本部(BU),近期並決定新設立冷藏事業部。 包裝水事業本部新任總經理趙念恩是上海人,在大陸統一服務逾十年,先前在昆山廠擔任經理。昆山廠是統一在大陸表現最傑出的地方廠,此次獲羅智先破格提拔,由地方總部的經理直升事業本部總經理。 冷藏飲料本部新任總經理魏盛婷,過去跟隨目前食品本部總經理吳一挺於華南總部的廣州統一服務。統一在入股匯源時,魏盛婷是統一派出的進駐團隊成員,直到雙方拆夥後才回到統一,不久後就接手冷藏飲料本業。她是統一集團中,極為少數的女性高階經理人,加上大陸籍幹部的身分,更受矚目。 據統計,統一派駐大陸的台籍幹部,最高紀錄一度超過300人,近年來透過拔擢大陸籍幹部及輪調制度,台籍幹部人數逐年下降。去年調整策略後,統一開始大動作調回台籍幹部,目前人數已降到120人左右,較全盛時期腰斬過半,相較於去年也減少約40位;而大陸籍高階經理人比重則是逐年加重。 |
- Dec 05 Tue 2006 11:32
運用電力線上網 帶動商機
|
||
用大樓配電線路可以上網?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指示相關單位,在推展WiMAX(無線寬頻接取技術)時,一併規劃推動電力線通訊(PLC)技術,透過有線與無線線路,打好寬頻通訊的基礎設施。 尤其,電力線通訊所需的專用數據機,國內包括康舒科技、友訊等20餘家廠商已量產,並且是全球重要的供應廠商,應可一併帶動國內硬體與相關應用服務業同步發展。 蔡英文在行政院財經小組會議中指示相關單位,研議推展國外不少電力公司已投入的電力線通訊技術。政策敲定後,台電現有的輸電線路就可開放出租給電信業者使用。 ADSL或光纖連接網路涉及布線工程,以無線網路連網,雖少了實體線路的困擾,但也需要布設基地台;用電力線通訊技術連網,可以利用既有的大樓電力線、電力公司戶外的輸電線路,或是路旁電力箱連網。 行政院評估,利用電力線連接網路後,可望帶動更多寬頻網路應用發展,包括數位家庭、家庭自動化等。 目前台電已在高雄科學園區建置PLC通訊骨幹,並完成測試;明年選定社區再進行家戶使用測試。預期最快明年、最遲後年,PLC技術即可應用在寬頻上網及數位家庭的網路應用上。 |
- Dec 05 Tue 2006 11:29
台電可跨電信業 中華電添勁敵
|
||
行政院日前審查電業法修正草案,將開放台電公司可以跨足經營電信事業。同時,台電也正在評估出租光纖給電信業者,這使得中華電信在出租寬頻線路的市場上,將面臨勁敵台電。 過去台電鋪設全島光纖系統,因電業法規定,只能使用在電力調度上,這次電業法修正,也開放台電可以把全島光纖系統出租給電信業者,替台電添加了新的獲利來源。 此外,配合政府U計畫寬頻基礎建設,行政院也已督促台電開發電力線通訊(PLC)技術,固網光纖連接不到的家戶,可透過電線連接,使民眾在家利用電線上網,解決「最後一哩(Last Mile)」的問題。據了解,台電也將一併提供光纖網路及電力線租用的「套餐」式服務,供固網者選用。 政院官員表示,開放台電跨足經營電信事業,主要用意是健全寬頻網路基礎建設。這是政院大投資計畫中,產業發展套案的重點政策。 相關官員表示,台電正在評估跨足電信事業的經營模式中,不排除結合民間電信業者合資成立電力線路公司,建置相關系統供電信業者租用。 這次電業法修正新增第38條,允許電力事業運用其既設光纖,並跨業經營電信事業。其中第2款即明訂,專用電信剩餘的線路及網路可以租給其他電信事業使用。 |
- Dec 04 Mon 2006 11:28
亞洲十大企業 大陸兩家入榜
亞洲十大企業 大陸兩家入榜
|
![]() |
||
|
||
亞洲周刊最新調查顯示,以營業額為指標的亞洲1,000大企業中,過去由日本企業獨占前十名的格局不再。今年兩家中國大陸企業首度進入排行榜前十名,中國石油化工(中石化)與中國國家電網分居第四和第九。 這項名為「亞洲企業1000」的最新排行榜,以企業去年營業額作為排行依據。2005年營收前三名仍為日本企業,分別是豐田汽車、三菱商事及三井物業。 但中國大陸國有企業營業額逐年擴大,中石化以營業額約1兆美元從前一年的11名衝上排行榜第四名;中國國家電網以營業額約869億美元居第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