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資考取心得--原慶

  就從目標開始說起吧!畢業那年,我本來期許自己能從證券、銀行、房地產業一路歷練成專業投資經理人。

  如初生之犢的我,一畢業就考進證券公司成為營業員,除了接單外我也自己研究美股、日股、台股,並以期指大玩槓桿操作。直到隔年319大崩盤,我恍如大夢初醒!留下價值投資型的股票後,其餘直接認賠,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證券業。不純是因為失去信心,也是認知到即使有企圖心,這也不是正確的方式。

  因曾經在服務業打工過兩年的背景,我又進入服務業中的一家中型企業任襄理職,穿的更得體卻已熱忱不再,也暫時不提理想、抱負了。顧客服務和訓練新進人員基本職能是那時的主要工作,而即使能有效協助各店舖此方面的營運管理,我並不甘心於因為向現實低頭而工作,於是再三個月後,我辭去工作,決定要唸專業管理!

  決定由企研所進入這塊領域後,我開始補習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一個暑假過去後,我抄完了三科的筆記,卻驚覺回顧三科的複習進度時,管理學每題寫不出超過半面;統計學幾乎沒有一題能直覺反應出正確解題方法;經濟學更慘,花了我每天超過六成的時間做作業與整理筆記,卻感覺我一點也看不出個體或總體的脈絡!

  93年10月底左右,註定要讓我第一年考試失敗的關鍵 -- 我貿然決定重新再跟一個循環!並不是說再跟一個循環是錯的,而是這樣一來,我不但沒先檢討第一次沒唸好的原因,還用錯誤的方式再跟一次!

  94年2月底,我完全失焦了!管理學,全部精讀完卻沒有建立宏觀的架構體系;經濟學,我把它當成經研所的考法在念,會RBC與4x4的模型推導,卻不會比較完全競爭到獨占間的不同;統計學更糟,前述兩科的錯誤念法,我用了九成的時間來念,到二月底,憑峙著統計系畢業而過於掉以輕心的我,翻開統計課本連列聯表的卡方檢定都不熟,儘是會一些考很少的機率論怪題目。

  94年3月,第一間中興企研所筆試,連一遍都沒唸完的我就這樣進了考場。出來後我跟大多數注定會落榜的人有一樣的反應 -- 「好簡單喔!雖然有幾題用猜的,不過這間我應該會上吧?」,殊不知真正在水準以上的人,他們的基本反應則可能是 -- 「考太簡單了!有題回答不夠嚴謹,這間我應該考不上了!」當我懂得其中的分別時,已經是95年3月考完清大科管所的那個下午!所以不用多說,第一年我就這樣全數落榜了!唯一的榜單只有北科大商管所備40幾名。

  最令自己灰心喪志的是,整整半年的時間,除了上課之外,我幾乎每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二點都坐在政大總圖的自修室,三餐都吃固定的兩三家餐廳,每天都不敢懈怠!不論是我自己或身邊看著我這麼努力卻沒考上的人,應該都難免把我歸類成沒有資質或不夠聰明吧!我也知道是自己在起步時就出了難以回頭修正的偏差,可是又有誰會在意你的努力而不問成敗呢?

  然而就這樣重回職場嗎?一再地自問自答,為什麼去年我會決定要考企研所?任何時候我都可以直覺地跟自己說,「因為我想翻身!」那唸研究所真的翻得身了嗎?我不確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統計一定不是我的終生專長,而曾經期許自己在專業投資領域大展身手的想法,也已證明並不適合我。去年五月落榜後,我邊打工邊思考這件事一個月,最後要不要重考已不是重點,我依然認為我要靠考研究所翻身,而且要唸最好的企研所。這個想法展現很大的決心,但現在看來卻沒有正確的邏輯。因為第一點,唸研究所和翻身的利基還是沒建構出最直接的關係;第二點,最好的企研所依然不會是我的最佳選擇,因為我還是沒訂出志向、目標和給自己的定位,所有的資源也依然無法配合我。

  不過我還是糊裡糊塗的在94年張承老師管理學暑期班第一個上台喊出了「我一定要在2006年考上台大國企!」的口號。這個公開的承諾其實至少維持了半年以上的激勵效果,我逼自己在這個班上一定要能配得上這句話。而且這段時間內確實只要我有寫作業就一定會被貼出來當範本,我有來考試就一定是前三名,甚至我上台解題還曾經讓老師評價過:「只要考出來,這一題來講,你就是第一名!」。直到今年一月左右,我發現自己管理學唸很多了,雖然這次方法對了,但是去年的錯絕不能再犯!對經統的投入比例我要更謹慎分配!

  重考的過程中,我做了另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和同學成立讀書會。一開始只以管理學為討論範圍,並先後以Robbins的管理學和Richard Daft的組織理論為主軸,在秋季班後才擴大到經統管三科的範圍。讀書會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是給自己更大的學習動機,而且有機會觀察同學的觀點、辯證自己的想法、比較同學間的準備方法與進度,進而調整自己的狀態;加上有去年失敗的經驗,我時時刻刻都警惕自己方向要正確、方法要不時修正。到95年一月初左右我們才停止討論,專心複習。這時我更加強經統題目的練習,基本上統計學我至少唸了五遍都不止,經濟學其實很可惜,在一月底快徹底練功完第一次前,可能讓我第二次落榜的事發生了!我家發生了兩件事,徹底打亂了我唸書的情緒,因為這是第二次我感覺我要失去一個家了!考試結束前其中一件事算度過了,但另一件事還在惡化中。

  我的故事最具啟發性之處,就在於每一次總有辦法振作起來的過程。這可以給所有在未來考試期間可能突然遭遇到重大變故或挫折的同學一個忠告:「不管環境有多惡劣,只有靠自己的意志力,才能重新站起來!」而另一個逼我振作的原因是,我發現即使是身邊完全了解我情況的朋友,也說我是在為失敗幫自己找藉口和逃避!換句話說,不管有再好的藉口或理由,這次失敗了,我不只本來就無法挽回我唯一的家,也沒有人會理解或同情我!

  95年2月,整個月在心情很亂的情況下,我已經快20天沒唸書,而且因為經濟學功虧一簣而感到心灰意冷,但一切就在二月底慢慢改變了!

  改變的起點,我很幸運管理學班有一位莫凡助教,他在最後兩堂助教課中提到了人資所,隔兩天我讀完助教的人資補充講義而且複習完張承老師敎過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章節後,我在台大對面的二手書店,偶然間發現一本不算厚、且便宜的黃英忠的人力資源管理,反正其他科目也無心再唸了,我就買下了這本書並且用整整兩天看完它。再隔快一週後,從來沒有這麼篤定過,我報名了中央人資,考的是經統管三科。這是我第一間報的人資所。重新拾起經統管課本,我只做兩件事,一是狂寫考古題,目的是找回sense,並迅速進入應考狀態;二是開始唸Robbins的組織行為,因為本來已經唸完Robbins的管理學、Richard Daft的組織理論和部分Hill & Jones的策略管理,所以這次進境很快。

  95年3月初,張承老師提醒我中央人資所上出過兩版「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是考中央人資所必讀;而同時我也陸續又報名了三間人資所,只有彰師大人資所錯過了報名時間。我也沒空去想其他事了!從考完清交後,我每天在政大商圖狂解下週應考系所的考古題至少五年份和釘住有關人資的複習進度。我跟自己說,除了以人資所為第一志願外,其他都是模擬考!每次多唸一遍、多考一間、和多訂正到一個錯誤或考試心得,都能幫助我在最重要的時刻,有最充分的準備!

  95年4月,我又搬進了K書中心裡包位,沒多久我也進了中央人資所的口試榜了!但在台師大國際人力教育發展所的筆試卻因為高估自己的英文實力而敗北。

  考完台科大和中山後,整整12天,我只準備中央人資所的口試,和反覆地與張承老師做單人、多人口試模擬,並請教江峰老師有關人資研究的統計方法問題與修正英語發音。每天我都更了解中央人資ㄧ點,也每天問自己的志向是什麼、長短期目標、優勢劣勢、我與中央人資所的P-O fit和P-J fit、以及我的KSAOs(知識、技能、能力、其他特質)。快兩年了,我終於痛下決心整整12天都在裡裡外外的檢視自己!雖然晚了,時間順序也錯了,但總算是做了!在這場口試前我已經能清楚的向自己解釋,為什麼我要唸人資?唸人資如何幫我翻身?我唸中央人資有什麼利基?我又將如何定位自己?而這場口試結束時,無論我是否因此能說服教授我比別人適合唸人資,這一趟,我是指這兩年,我已不虛此行!因為我的目標在那天變得非常清楚!我期許自己未來成為知識型產業或服務型產業之企業的人資長。

  95年5月,除了台科大企研所人資組備取,中山人管所也進了口試榜,然後終於,中央人資所正取!

  知道中央人資所正取後,心裡是踏實的,因為我可以看到我的未來了!不是一般大學畢業生想像的那種高學歷與高薪的未來;而是只要我堅持下去,當目標、理想和工作能和我對自己的定位結合在一起時,身邊所有的資源將會開始能配合我,也為我所用。而當初報考研究所的初衷已經有可能達成,只不過我對翻身的定義已經不同了,不再只是追求實質但也虛榮的物質生活,而是積極實現由自己定義的人生目標!

  我要感謝的人很多,包括我父親,家人,張承老師,江峰老師,莫凡助教、幸芳助教、靖容助教,讀書會成員們,一路支持我或砥礪我的朋友。並希望能將這一切,獻給一直在天上眷顧著我的母親!


93、94年暑期班 林原慶
95年5月母親節
                                                                                                   本文轉至張承老師管理學家族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SOgroup 的頭像
    DASOgroup

    大碩研究所/高屏區服務園地

    DASOgr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